gg51888888@gmail.com
添加时间:对于央行货币“超发”这一争议,余永定认为,不是央行的货币“超发”导致了资产热,在很大程度上,是资产热迫使央行不得不“超发”货币。通过货币紧缩来抑制资产泡沫,对实体经济伤害过大。因此,不能主要依靠货币政策解决资产泡沫问题。而当下来看,中国经济处在“三期叠加”(经济增长的换挡期、结构调整的阵痛期、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同时并存)阶段,同时外部环境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。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,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的难度增加。在这一背景下,中国经济如何破局,稳增长和调结构哪个更重要?
为了拒绝网红的身份,老榕一度说:“在网络论坛里,人没有等级之分,谁都要凭借一个ID起步,靠文字和思想获得认同。”尽管依靠虚拟ID和文字作品获得认同的时代仍在继续,但网红的身份已经不属于他们了,新一代的网红逐渐感知和适应了互联网技术和表达形式的变化,俘获了学历程度日益下沉的网民群体。
需要强调的是,过去没有发生危机,并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发生危机。在上述使中国得以避免发生金融危机的因素中,一些已经出现明显恶化。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。研究亚洲金融危机中得出的结论是:当外部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,一国出现金融危机的充要条件是固定汇率制度、资本自由流动和国际收支逆差,而资本外逃则是压倒发展中国家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当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时,资本外逃会使当事国政府丧失处理潜在危机的能力。即使一国基本面不存在严重问题,由于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传染效应,资本外逃同样会发生。而资本外逃本身就足以导致国际收支危机、货币危机、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。因此,在条件未成熟的情况下实现资本账户自由化,无异于自毁长城。正是基于这种认识,我一直坚持认为,要尽可能增加汇率的灵活性,同时不能轻易放弃资本管制。
1949年至2019年,中国经济70年,媒体习惯用“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”来描述这段过往的巨变。对70年中国经济的回顾和总结,以及对当下经济问题的思考,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。如何看待70年中国经济,哪些地方值得反思?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发展历程,为何中国没有发生过金融危机,如何看待货币超发这一争议?
一、宏观层面分析1、财政加速发力,终端需求不悲观:宏观基本面悲观预期或在第四季度逐渐修复,基建托底信号已经明确。5-8月房地产数据超预期,但我们认为房地产持续超预期的情况持续性较差,政策对于房地产的抑制始终存在,房地产对于黑色需求的拉动可能会以趋稳为主。另一方面从其他一些高频数据看,8月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6.7%,较7月同比增速回落2%,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33.2%,较7月同比增速回落24.2%,8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7.4%,宏观层面分析显示中国经济下滑压力仍然存在。由于各项经济指标下行趋势明显,叠加中美贸易摩擦短期看尚未缓解,下半年经济托底很可能要回归基建投资。今年发布的1.35万亿地方专项债截止到7月只达成计划发行进度的41.72%,发行进度不及预期,进而财政部发布了《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》,要求地方政府合理把握发行节奏,9月底原则上完成发行进度的80%,而截止到8月末,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累计发行约1.09万亿,已达到计划进度的80%,相比7月明显提速,9、10月份发行情况可能超预期。因此,财政政策对基建补短板的支持效应已经开始体现,虽然从资金供给到基建投资增速企稳回升的传导需要时间,但对于悲观预期的修复使黑色系上涨具备一定动力。
1月30日,任天堂在日本大阪召开新闻发布会,除了公布销量等数据外,将2020年3月期的业绩预测进行了上调。按照目前的销售状况计算,最终可以达到2100亿日元(约136亿元)的利益,将达到8%的增长。任天堂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,到2020年3月31日,Switch的销售预期从原来的1800万台增加到了1950万台。相关游戏的销量预测也从1亿2500万份增加到了1亿4000万份。